Facebook的“Home”之痛:社交网络降温
文/阑夕
在上架一周下载突破50万之后,Facebook重磅推出的移动产品Facebook Home用了二十天才达到第二个50万下载量,其在Android应用市场中的排名已经稳步下滑的到了三百名开外,更有超过半数的用户给了一星的评价,而由Facebook与HTC合作推出预装Home的手机HTC First,由于月销只有1.5万部,承销的美国通讯运营商ATT已经决定不卖了。
“Home是下一代的Facebook”,马克•扎克伯格的豪言壮语遭到了现实的残酷回应,而社交网络是否足以支撑用户的生活中心,也再次让人审视和质疑。
这是Facebook Home发布会上,马克•扎克伯格对于这项产品的定位,同时也代表Facebook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野心:在构成移动生态系统的传统三要素硬件(智能手机)、系统(Android OS)和软件(Apps)之间——严格来讲,是系统和软件两者中间,插入了集成(Integrations)这个概念,而Facebook Home则是希望改造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的方式,一切操作都以社交为先。
Facebook Home的产品出发点,是恐惧。PC互联网时代,微软凭借Windows的畅销和普及轻易干掉网景浏览器的历史仍然历历在目,移动互联网的圈地运动在Facebook的成长期已经悄然完成,苹果和谷歌()瓜分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九成领地,当苹果推出自家地图应用时,谷歌地图就不再是iOS的默认内置应用了,而谷歌也有着与Facebook有着直接竞争关系的社交产品Google+,难保Android不会因为谷歌在社交网络上的战略调整而做出倾向于Google+的改版。
也是因为对于“不可控的未来”所抱怀的恐惧,Facebook Home是Facebook在移动端渗透的一次跨步,与其做一个与其他产品同等地位、平淡无奇的App应用,不如朝着生态底层做出尝试和努力,让Facebook提供的社交功能能够凌驾于用户感知的最前端。
尴尬的社交地位
Facebook在美国用户1.67亿用户(占美国总人口的54%),而在全球则有着超过10亿的用户,说它占领了大部分用户的网络时间,并不为过。
然而,“占据”和“统治”并不能划等号,用户“喜欢Facebook”,和他们“离不开Facebook”,也是差距甚远的两种情形。
Facebook Home的开发思路,其实是建立在“用户离不开Facebook”这种设想之下,任何时候拿起手机,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朋友的更新——Facebook在用户的手机桌面上复制了Facebook引以为傲的“时间线”,直接将每一部安装了Facebook Home的智能手机都变成了Facebook的终端。
而用户则用“Invasive”(入侵)一词来评价这种做法。
互联网(无论是PC还是移动)始终是一个丰富的环境,尽管Facebook希望用户的一切行动都能够在Facebook的体系内“一站式”解决(至少也要将站外的行为分享或是赞到Facebook里),但是用户的智能手机并不是为社交而存在的——Facebook Home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全时在线”的社交网络,剥夺了用户“离线”的权利,它会在体验层面增加用户的焦虑,而且加重社交负担。
而在美国,社交网络是否过度影响用户的生活并产生不必要的依赖,已是持续了数年的热议话题,Facebook Home的遇冷,似乎也从侧面在给发烫的社交网络降温。
失控的手机桌面
“你的每条,都是自己爱看的吗?”
即使采用了Follow(关注)这一社会化行为来管理自己的信息流,但我仍然得承认,我的首页有30%左右的内容,是我并不关心甚至反感的,微信朋友圈里的情形也是类似。
若是通过PC网页或者手机App应用在浏览信息流时,遇到不合自己胃口的内容,用户通常会选择快速刷过,尽可能的去控制和缩短停留时间。但是Facebook Home带来的,则是另一种失控的情况:所有好友的更新,无一例外的都有机会出现在用户智能手机的桌面首页,每一张照片都是以独立头条的形式展现,而远离用户的控制。想想看,你在Facebook上关注了暗恋的女神,而她却在分享了和另一位男孩的亲密合照,在Facebook网站或者App应用内,你可以快速拉动滚动条略过这张令人不适的照片,但是如果你安装了Facebook Home,抱歉,你必须忍受那位该死的混蛋搂着自己女神的照片,明晃晃的呈现在自己手机的主屏上。
Kevin Kelly在《失控》一书中认为,控制的未来应当“学会识别秩序而不是原因”,当下各种智能设备仍然奉行一种“工业智慧”而非“生物智慧”,其实就是说,当科技在智能开发上还未达到理想程度之前,将生活贸然的托付给各种智能化产品是不切实际的。Facebook Home即为一例,无论是它,还是Android或iOS,都远未企及理解人类情感以及思维的境界,即使启动了“社交关系”来作为过滤,也过于粗糙和简陋,无法说服用户交出控制权。
诱人的广告想象
“Facebook Home的目前版本没有引入广告,但未来肯定会有。”这是Facebook团队在发布会当天面对媒体提问时不加掩饰的回答。
信息流(News Feed)类广告一直是Facebook坚持并大力推广的广告产品,在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的电话会议上,马克•扎克伯格将“将广告设计得像常规内容一样显示”行动为是“令人振奋的商业化项目”,并在关于“屏幕碎片化”的主题上表示,“无论人们通过什么样的终端查看信息流,在Facebook的主导下,企业都能如影随形。”
而Facebook Home,则是对移动广告的表现形式,进行的一次重大的革新和探索。
根据Business Insider的统计数据,广告商在移动互联网的投放预算额度相当滞后和保守,其核心原因之一就是手机屏幕过小,相比PC网页上充裕的广告展示位和广告形式,智能手机里的广告内容显得十分局促,在一款应用中广告时,应用本身的内容通常都会占据超过3/4的屏幕范围,在有限的广告展示区域当中,除了展示类广告(浮动的一块Banner,点击跳转至广告目标站点),也没有太多其他生动的创意可供发挥。
而且,如果不对现状做出改变,Facebook在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份额,很快就会被Google赶超。
借助Android终端数量的持续上升,Google旗下的AdMob广告联盟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增长势头,eMarketer预测到2014年Google就将取代Facebook成为美国移动广告的市场份额冠军。以区区数款App应用的内置广告去抗衡Google在生态圈底层提供的广告服务,Facebook实在是有拿鸡蛋去撞高墙般的吃力和无奈,Facebook Home的诞生,也是有着竞争因素的考虑存在。
在Facebook Home的构想里,当企业客户的广告被整合到用户的信息流当中,那么也就意味着大屏甚至全屏的广告画面将有机会登陆用户的智能手机主屏,并且能够与场景产生极具想象力的交互——举个例子,当一名青年在晚间十点仍然通过手机在Facebook上与人互动,那么此时让他的手机主屏上出现当地一家提供配送上门服务的披萨店的预订广告(配以勾人食欲的展示画面),成交率是否会有着非同一般的惊喜呢?
但是,“量变”仍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当Facebook Home的装机量无法形成规模时,“直达列车”式的广告也只能暂时停留在空中楼阁。
Home体验不佳但方向正确
曾有媒体总结Facebook网站自2006年起的历次重大改版,发现几乎没有哪一次没有遭到如潮的恶评,无论是现在大家都已熟知并依赖的状态更新功能,还是创新的“时间线”表现,在发布之初都引起过用户的强烈抵制,但因为Facebook的强势,用户习惯最终都被Facebook成功主导。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战场上,Facebook是“客场作战”,用户掌握了“卸载”的权利,在新产品的市场教育上,Facebook还需更加深入的揣摩用户心理。
Facebook Home背后的理念十分大胆,App应用顺次排列的手机桌面可能的确已经到了该被淘汰的时候,智能手机也需要越过移动互联网“信息孤岛”的阶段,Facebook Home对“人”的重视难能可贵,只是单独局限在“社交”这个主题底下,委实有些过“窄”,Home能做的事情,应该更多、更聪明也更自然。
更重要的是,Facebook Home已经成功的对Google造成了狙击效应,Android对于这种改变游戏规则的玩法很是难受,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去唬媒体“如果Facebook Home给用户带来负面体验将会遭到Google Paly的下架”云云。
未来,Facebook Home的二次乃至多次设计和改版,将是逆转的机会——如果你体验过Android 1.0版本,就应该能够明白我的意思。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