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IT频道 移动互联 正文

伯克利化学教授杨培东:用“人工光合作用”实现“火星移民”

时间:2016-09-28 21:5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伯克利化学教授杨培东:用“人工光合作用”实现“火星移民”

加州伯克利大学化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杨培东(河北网配图)

文/河北网 纪振宇

当硅谷“钢铁侠”伊隆 马斯克对外界大谈雄心勃勃的“火星计划”时,或许大多数人关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从地球去往火星,而接下来在火星如何生活下去却是另一个还未被多数人触及到的话题。

令人兴奋的是,伯克利大学化学教授杨培东带领其团队进行的“人工光合作用”的研发,或许真正让人类在未来生活在火星变成可能。

在参加G-Summit活动期间,杨培东在接受河北网专访时透露,伯克利方面正在和美国宇航局合作,进行火星计划的相关探索和研究工作。

杨培东是加州伯克利大学化学终身教授,去年获得美国科学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天才奖,今年5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人们熟知,在大自然界,植物每天都在发生着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变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通过这一神奇的过程,植物将外界的能量转化并储存起来。杨培东和其团队研发的“人工光合作用”就是要通过人工的手段,实现这一过程。

通过“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将能量转化为碳基物质储存下来。

伯克利化学教授杨培东:用“人工光合作用”实现“火星移民”

杨培东教授在实验室中(河北网配图)

“火星上大气环境95%是二氧化碳,阳光也充足,唯一的问题是水。”杨培东说,“目前研究发现火星在极地处有水,其他地方有没有水,有多少水还不清楚。”

杨培东带领的团队构建了一套由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独特系统。该系统可捕捉到尚未进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模仿自然界的光合作用。

去年初,杨培东在实验室实现了人工光合作用0.38%的转化效率,已经与自然界的转化率相同,目前转化率已经达到10%,引起业界轰动,随后哈佛大学的相关研究团队也迅速跟进。

杨培东说,“人工光合作用”未来可以使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换为化工产品,例如燃料、药品、肥料、商用化学品等。有了这些,让人们在火星上生活真正成为可能。

他表示,目前这一套系统的成本、转化效率都已经取得突破,唯一的制约因素是稳定性问题,该团队目前在“生物催化剂”和“固态催化剂”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进一步研究,以解决稳定性的问题。

除了人工光和作用外,杨培东还利用纳米线进行废热回收利用的研究,目前已经成功实现商业化,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很多油田利用他的这一技术,将废热转化为电能。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