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劲波:与赶集谈合并时差点扔杯子
河北网讯 5月10日,经纬创投、真格基金、K2VC联手在北京举办“Chuang大会”。《中国企业家》副总编何伊凡作为主持人,与经纬创投管理合伙人徐传陞、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58同城CEO姚劲波()、蓝色光标董事长赵文权一同探讨了“大并购的那点事儿”。
姚劲波用“大局”和“大仗”来形容现在的合并趋势。
姚劲波说,58同城能IPO,赶集网将来有一天也能IPO。我们两个都是几十亿美金的公司,还不如合在一起就是百亿美金,将来还可以做更多新的事情,也有机会看看更大的平台。他表示,这样成功概率会变高。
姚劲波同时透露,在与赶集合并谈判时,曾经接近于崩溃,其中发生了一件特别意外的事情,“当时我手里面有一个酒杯,我说你们纯粹是耍我,我当时准备把这个酒杯扔出去。”姚劲波说。
赵文权则用“疯狂”和“趋势”这两个词来形容。赵文权表示,我觉得(大并购)确实是大势所需,“今天大家会看到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慢慢开始成型。各种各样的整合、并购是大势所趋。”
徐传陞表示,纵横布局变得格外明显。尤其过去两年,包括美国上市的企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这种合并收购的整个趋势大大加速了,包括BAT。从过去的很多产品从内部开发,到现在都非常愿意并购一个优秀的团队和创业公司。
“所以在这个市场上,看A股或者上市公司,过去两年纵横的布局是大大加速了,这块从一个创业公司角度来讲的确是有一个质的提升。”徐传陞说。
以下是河北网整理的对话实录:
何伊凡:IPO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目标,除了IPO之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被更大的公司并购或者合并,对于创始人和创始团队来说等于提前进行了一次小型的IPO,各位大佬都是对并购话题最有权威的。
本来设计了几个比较严肃的话题,包凡有一个建议,我们还是先讲讲自己所经历过的比较有意思的案子。
包凡: 今年印象最深的两个,一个是滴滴、快的的合并,第二个就是58和赶集的合并,我们有幸两个都参与了。滴滴、快的是我做的最嗨的项目,58同城和赶集是我做的最痛苦的项目。
最嗨是因为跟徐总在一起,特别有幸福感。58同城项目为什么痛苦呢?姚总说了,这个项目让我们共同看到很多人性丑恶的地方。我这个人虽然还是挺喜欢赚钱的,但是有的时候尤其年纪大了,也是有点脾气,有些钱能赚,有些钱不爱赚,那点钱赚的的确有点痛苦,希望以后嗨的项目多做一点,痛苦的项目做的少一点。
何伊凡:所谓的丑恶是你更丑恶还是他更丑恶?
包凡:姚总这件事情我特别佩服,这个过程中显示了大智慧,大胸怀。做这个案子中,一个星期每天都是睡1、2个小时的觉,自入行没这么辛苦地工作过。因为在这边我是十个客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姚劲波:包凡痛苦是痛苦,最后佣金拿到了,钱就是钱,没什么区别。
包凡:最主要是钱拿的不够。
姚劲波:58同城过去十年基本不做投资,我记得我们最开始的投资是从投e代驾开始的,跟着经纬一块,今年比较猛,投了很多公司,并了两家公司。印象深刻还是跟赶集的案子,我们跟赶集打了很多年,每天早上起来就是想怎么样把它灭了,在座各位谁不这么想呢,肯定想你的对手比你老婆还多。
突然有一天,我想应该想点更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发了一个短信给杨浩涌(),我说人生苦短,咱们谈谈。他给我回了一个,你先别挖我的人咱们再谈。
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尤其在那个“著名”的晚上,前面的几周我跟20几个投资者一对一的见过,我很真诚地跟他谈,用一双很无辜的眼睛看着他们,慢慢他们的股东都站在我这边了,做完以后感觉还是蛮好的。做这种并购最核心的就是不能算细帐,如果算数或者什么,这个肯定谈不成。所以还是要不断的提醒自己跳出来站在高处看。
算细帐就没法算了,如果两边比数据,谁的真谁的假,哪里你好,哪里我好,这很容易就会进入敌对状态。我们还是会说未来,因为58和赶集更多的是双方让一步,尤其是我们要让步,因为往往主动那一方要吃亏的。你提出来的,所以你要吃点亏,你要给别人议价,合并以后才有更大的机会,我们在O2O领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何伊凡:经过他们两位的介绍我们发现最惊心动魄的故事往往都是在套房中发生的。赵文权,你有没有在套房中发生点什么?
赵文权:其实每一个交易都很有意思,确实蓝标过去五年来做了不少并购。我们比较典型的就是在国外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这个事从2005年,第一次跟他们谈。他们当时想收购我们,也基本上都谈好了,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刻我们没签。
2010年上市之后我们大家坐在一起聊,说我们是不是有机会投资他们。到2011年我们所有的董事去伦敦访问他们的公司,也都谈完了,回来到北京我们董事会开会,我们又变卦了,又说对不起不合适,我们又没有投。一直到第三次大概又过了一年多,我们才最终完成了这个交易,投了20%,成为他们第一大股东。(编者注:指的是蓝色光标入股全球知名公关集团Huntsworth)
我们也经历过都停了盘,要宣布做一个交易,最后一分钟大家说不做了。所以所有当时的投行,律师、会计师、一屋子人大家都觉得特别不好,然后怎么跟市场沟通,经历过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
何伊凡:大家看到他们几位每个人下面都有一个题板,下一个环节每个人出一道问题,不管是并购交易规模还是数量,现在都是井喷的时代,我们怎么样理解这种并购的大潮?大家写到题板上。
赵文权:两个词。疯狂、趋势。第一个,我觉得确实是大势所趋,今天大家会看到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慢慢开始成型。各种各样的整合、并购是大势所趋。
五年前蓝标上市之前,希望通过并够的方式尽快做大做强,大家觉得就是一个故事。今天再看A股市场并购已经是风起云涌。
另一方面这个市场一下子启动的太快,中国的事往往就是这样,短时间内快速爆发,所有人一股脑的往一个方向去,所以会导致疯狂,导致市场泡沫的成分比较大。咱们就是这么一个市场的过程,大浪淘沙,三年五年之后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后,市场会慢慢的再趋于一个规范的逻辑。
徐传陞:纵横布局。这点的确非常明显,尤其过去两年,包括美国上市的企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这种合并收购的整个趋势大大加速了,包括BAT,百度、腾讯和阿里运作的手段都大大的提高了。从过去的很多产品从内部开发,到现在都非常愿意并购一个优秀的团队和创业公司。
所以这个市场上,看A股或者说看这些上市公司,过去两年纵横的布局是大大加速了。这块从一个创业公司来讲的确是有质的提升的。
姚劲波:大局、大仗。什么概念呢?所有的创业来讲,其实你的股份比例是一回事,但是最后你的成功基本就是这样,算回报就是你的股份比例乘以你的成功概率和事情的大小。创业里面成功是小概率的,所以做所有的一切要结合这个概率,概率包括你的投资并购。
回到我们这儿也是一样,也许58能IPO,赶集将来有一天也能IPO。我们两个都是几十亿美金的公司,还不如我们合在一起,如果合在一起立刻就是百亿美金了,将来我们可以做更多新的事情,我们真的有机会看看更大的平台,看看更高的可能到500亿、1000亿的市值,这样成功概率会变高,所有的成功者都可以看看这样投资并购的机会。
我们跟赶集的合并,滴滴、快的的合并会造成两个影响。第一个不好的影响就是所有的行业第二名都死不了了,所有人会不断地投第二名,第二名会不断地拿到钱,而且合并的时候还能拿到溢价。像原来淘宝能把易趣打出中国这种事情基本不会存在了。
第二个影响就是我们合并完以后很多人在问我怎么谈的,要注意什么,所有的公司都会回头往前看一下。所以我觉得后面会是这两种趋势。
何伊凡:做一个假设,假如说你是第二名的,当时有第一名要和你合并,你觉得自己会同意吗?
姚劲波:要冲破很多人性障碍的,因为你原来讲的故事不是这个,是跟你的团队合作伙伴说咱们不比他小,我们一起去美国敲钟,突然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是要突破一些心里障碍的。如果我站在那个位置可能我2013年就办这个事了。
包凡:我写的是合并同类项、资本套利。跟大家说的几点都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合并同类项的确去年开始已经看到这个趋势,合并同类项最后反映的是资本的效率。在中国很多时候有很多赛道是很好的,但是问题是在赛道上跑了好几辆车,而且是碰碰车,资本在一段时间里是会陪你玩儿的,但是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资本会逼着大家共享一辆车。这个趋势今年已经相当明显了,包括我们今年做的几个案子的背后,也是很大程度上背后的资本在推动。
所以这就体现了资本的效率,因为不会让市场上这么无效的去烧钱,烧钱的背后要获得回报。
第二项是资本套利,以往比如说中国的市场和海外的市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都是比较分裂、分割的市场。从去年到今年开始相当明显,这两个市场不能说融合,至少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套利机会,套利机会和渠道有了,未来市场必然是这个趋势。
何伊凡:您说合并同类项我特别有感觉。之前也出现过类似这种热潮,但是没有像这次这么热,优酷和土豆当时的合并和这一轮有什么区别呢?
包凡:优酷和土豆也是我们做的,要合就合到底,合完了冒出了个小三,老大老二合完以后看小三在哪,有小三就得赶紧弄死。
何伊凡:今天几位嘉宾阵营比较有意思,有两位来自投资界,有两位来自企业界。下一个环节是投资界的朋友向企业界的朋友提一个尖锐的问题,对方也是这样,自由组合,每个人都有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
徐传陞:在A股的上市企业,现在整个市场最近涨幅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百倍、两百倍的PE比比皆是,您怎么看这个趋势的发展的?对蓝色光标本身的影响是什么?
赵文权:我说了这是一个疯狂的市场。对于投资人来说这是好事,包凡说了现在套利机会比比皆是,空间非常大,这时候不抓紧时间赚钱就太傻了。但是事实上对于像我们这种真正坐在这个位置上,对企业长期发展负责任的人来讲还是很痛苦的,有喜有忧,有开心也有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创业板现在平均市盈率已经100倍了,这是一个非常疯狂的市场。
前两天看到一个消息说,大概全球IPO总市值已经超过全球GDP,这样就离爆跌不远了,这次怎么样,拭目以待。提问给包凡,投资和投行还不是完全一样的事,投资是撮合交易的,我们做并购都离不开投行的帮助。包凡的华兴也是中国新一代投行里面做的最好的。我们是要对未来长期负责的,投行是做完一单交完钱就走了,后面的事原则上不管了。包括这些合并,我相信包括像滴滴、快的的合并,包括58和赶集的合并,其实后续会面临的挑战很多,这一刻确实所有人都嗨,尤其投资人觉得OK,投行做完生意了,钱也拿到了,后面是管理层的考验。
而且坦白来说,全球所谓并购成功率是不高的,我们看到太多的案例往往都是失败的,比如过去IT行业曾经赫赫有名的康柏等今天都没有人记得他们,这些企业都消失了。我们这个行业也差不多,过去十几年二十年所有传播行业做的并购几乎没有什么成功的案例。所以这个挑战很大,我想问包凡总怎么看这个事情。
包凡:干了20年投行,有4年我在企业干过,作为一个投行,也许成交那一天是划上句号了,从企业角度来说,所有头疼的事情都是从那天开始。我特别同意,95%的案子都是失败告终的。
但是作为收购方来说,得自己想明白你到底买什么,你是买资产还是买的人?还是买的技术,还是买市场地位?不可能所有都拿得到,在你想要的四、五件事情里面拿到一半已经很好了,拿到三分之二已经是相当成功的收购了。比如当年百度收购91,现在回头问百度内部人肯定也会说收购不是特别成功。反过来说那个时间点百度不做这个收购的话,整个市场势能都不一样了。也许他收的就是战略格局。
跟大家说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得不做的交易。当你去谈一个交易的时候,把自己放到一个位置说自己必须做这个交易的时候有可能你已经输了。
我问一下老姚,我们在谈判过程中,你给我们分享一下,在哪一个时间点,你最接近于说我不干了,崩溃了。
姚劲波:确实有这样的时间点,我不确定这个可以说。有一天晚上包凡,他代表的是卖方,他发了一个微信给我,我不知道他是为了说服我要放弃这个交易还是促进这个交易,这是我特别想问你的问题。包凡说,你是我见过最有胸怀的企业家,太佩服你了,要是我,老子就不干了。我有证据的。
包凡:的确。
姚劲波:包凡是想撮合这个交易的,想发这个微信给我,我很纳闷,包凡是说服我做还是说不干了呢?
包凡:说明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姚劲波:有的事情可以说,因为对方已经说了,在威斯汀酒店包了一个套间,很大,当时一进去,我以为谈一两个小时就结束了,4点跟别人约了见面。结果进去以后他说这个房间我已经包了,到明天下午4点退房都可以,我就把门锁上了,你们就在里面谈,谈不出结果就不要出去了。
当时想好吃好喝的,多谈会儿吧。结果谈到下午6、7点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特别意外的事情。当时我手里面有一个酒杯,我说你们纯粹是耍我,我当时准备把这个酒杯扔出去。后来想想,如果扔出去对不起两个人,赶集的两个股东,一直在撮合的两个人,其实我当时完全可以扔了走了,后来还是留下来了,我想安慰一下那两个人,我觉得他们挺不容易的。
他们两个也觉得特别不舒服,我觉得没戏了,就站在那儿跟他们喝酒,安慰他们。结果最后一两个小时发生巨大的转机,不方便说,那个时点是最接近崩溃的,因为我们的律师、会计师全撤了。律师认为这个事情不干了,定好票回加州了,最后坚持两个小时改变世界了,那是改变世界的两个小时。
最后到什么程度呢?杨浩勇认为跟我是一伙的,全世界只有我懂他。所以变成了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了。这是我人生经历最关键的两个小时。
包凡:经过这个案子我得说一句话,老姚的确牛X,那个微信是真的,我是劝你别干。
何伊凡:当谈判最焦灼的时刻怎么样控制你的情绪?
姚劲波:我就站在边上看着,觉得这个人挺有意思的,因为我们那边就我一个人,他们的投资者是轮番上场。
何伊凡:在欺负你。
姚劲波:也不算欺负,我就站在边上看着,看你们到底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心里暗暗的看着,也没有特别生气。
我原来是做域名的,经常有一个心理,为了促成这个心里会有很多让步,一旦交易谈成了,就跟买衣服一样,买的时候为了尽量去买,一旦买回来以后我觉得是不是买贵了,特别想问一下包凡,我这个谈的怎么样?是不是买贵了?还有多少空间?
包凡:你就是买贵了我也不能说。从合并完以后股价来看肯定没有买贵,但是我想来想去,过程中我也在观察、思考。之所以老姚能在这个过程中有那么大的智慧和胸怀,大家要的东西不一样,有的人要钱,有的人要称王,他要成皇帝,成为一个千亿美金格局的东西,所以大家的出发点不一样。现在说这个事情很容易,当时在要扔酒杯的节骨眼上想清楚太难了,我做不了。
何伊凡:刚刚已经有嘉宾谈到,关于并购之后怎么样整合的问题,因为纯粹做加法的并购效果都不会太好,尤其是这种合并同类项,它和互补型的差别比较大,互补型的业务可以相互弥补,现在合并同类项的业务越来越多,合并之后怎么办?这一轮问题讨论这个。
赵文权:我们可能稍微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更多的并购不是合并同类项,有点做加法,我们这个行业并购很多,大家知道像WPP这样的企业一年做六、七十起并购,每个礼拜会买一两间公司的速度。如何保证每年都做这么多的交易?同时又要保证一定的成功率,所以我们这个行业确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尽量避免大规模的业务整合。
各自的业务还是独立发展。这样的话,并购的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
因为很简单,原来两个坑,一个箩卜一个坑,现在变成一个坑了,但是有两萝卜怎么办?必须要扔掉一个萝卜。所以并购往往就是一旦整合就是文化的冲突,人和人的冲突都来了,这些会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我也同意包凡讲的,首先做这个交易之前要想清楚你到底要干吗?是要消灭一个竞争对手还是看重对方的什么东西?我是特别同意所有的并购只有在你的战略指引下才是真正有效的,如果没有把你自己的战略想清楚,做并购通常不会有什么太多好的结果。所以并购之前要想清楚你要干吗。
第二,交易是一个让人激动令人兴奋的过程,爽过就完了,后面大家一起过日子,还有很长的时间,这是真正考验双方的智慧的。我老说,这中间是一个建立互信的过程。两个人原来不认识,现在结婚过日子了,如果没有互信,日子是百分之百过不下去的,如何建立互信需要大家的智慧。而且这个时间不会特别长,通常也就是半年、一年。这个互信能建立起来大家就能更顺畅往前走,建立不起来就是一拍两散。
何伊凡:能不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你所处理过最激烈的冲突是什么?怎么摆平?
赵文权:比如说我们收购了一个公司,老股东打架,他们卖给我们之前就做了合并,我说你们自己要想清楚是不是要做这个合并,当时大家觉得挺好,绑在一起卖给蓝标了。后来大家的业绩不一样,一块好,一块不好,那时候问题就来了,股东心里不平衡。觉得你没有达成我的目标,你的窟窿我补,肯定不乐意。另外一边就是当时谈好了,你也没说调整,大家说好的事得认。所以开始打架结果把公司打的不行了。
姚劲波:整合相比谈的一瞬间确实是更漫长、更艰难的工作。但是有几点,第一点,你选择的合并对象本身要给你足够的安全区域。你选的对象,不管是合并同类项还是互补的收购兼并,都需要给你足够的加分。
第二点是,主公司要有很强的资源能够输出,不管是管理、还是文化、还是架构。如果做不到这两点,就暂时不用合并比较好。如果只是简单两家公司各自做各自,就没有1+1等于2了,就是大于2。
徐传陞:本身我们是做投资的,还没并过其他创投公司。我更多的是创业公司打交道,大部分时间我们会站在创业者的角度去讨论合并和被兼并收购的事情,还是回到包凡说的,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很多时候大家都想称王,可是在座各位可能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顶峰。所谓创业路程,我们喊的口号都是坚持到最后,拼全力。可是很多时候也要思考,在跟大企业合作时,是不是能把自己的一些产品和服务更发扬光大。
这种前提下,有时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去发展不一定是坏事情。这也关系到你自己对理念思维的思考,包括对团队的承诺,我觉得合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大部分成功概率是非常低的,怎么去跟兼并你的上市企业有进一步的深度合作是需要很大的胸怀的。这之间包括你自己赚的钱的退出,包括跟自己坚持的理想可能都有一些冲突。这块其实创业者可以多思考,真正你能做到皇帝还是很困难的。
包凡:刚才谈了从收购方来考虑的事,我反过来给被收购方提点建议。第一,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你实际上已经做出了选择,这个舞台某种程度上主导人不在于是谁,角色一定要有一个特别好的转换,因为任何交易都是有对价的,从买方愿意给你这个对价,很大程度上你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你自己认为还是像以前那样的角色,你当时就不应该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第一,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二,当被收购以后,更多的要从合并完的公司整体去考虑问题,因为你拿的对价很大一部分也是合并完公司的股份,要站在这个角度考虑问题。
第三,世界上那么多VC,有的是新的事情可以干,没什么了不起的。
何伊凡:最后一轮问一个相对专业的问题,现在支付手段在不断创新,特别是在A股,过去是现金加股份,现在也有定向权证和可转债。对于收购方来说怎么样买公司最合算?
包凡:这个事情真的是每家公司情况不一样,包括取决于你收购的标的,卖方诉求是什么,假设一个高效市场,一个企业再融资不是问题,在我们来看,当一个企业如果更愿意拿现金收购,而不是拿股票做收购,相对对自己的信心会更大。
徐传陞:现在能借债了,资金杠杆就出来了,这时候能用更好的便宜的成本举债去收购,这也让谈判的筹码更丰富化了,双方都是很有利的。
姚劲波:不久前我们刚刚买了安居客,当时纠结很久,我更倾向于现金,我们股东说尽量用股票,后来用了60%的股票,结果就这个决定让经纬和邵亦波()他们多挣两亿美金。因为58股价最近翻了一倍。所以收购尽量还是用现金。
赵文权:其实任何交易中都是这样的,我们当年要发股票收购公司的时候,真的是对方死活不要股票,就是要现金。当然在A股发股票也很难,蓝标去年30几个收购都是现金,现金更简单、更省事。关键看你确实对自己整个公司的判断。
姚劲波:我们是一个月涨了一倍。
何伊凡:两个问题的机会留给观众。
观众提问:姚总,58接下来会做并购吗?会不会请包总来做?收购的话是现金还是股票?
姚劲波: 58过去做的是专业信息,我们的人都是做IT的人,并没有什么HR专家,房地产的专家。所以我们最近在每个领域基本都并了一家公司,比如房产领域并了安居客,招聘领域我们刚刚收购了中华英才。汽车别的领域我们也会考虑收购一个垂直的网站,把58的流量和它的专业对接起来。大概是这样一个大的思路。现金还是股票完全取决于我们的信心和对方的偏好。包凡肯定是我们首选,包凡你做这么多钱,给我们一个好的价格就好。
观众提问:58是一个O2O平台类的公司,也收购了很多专业领域的垂直公司,O2O是通过互联网连接所有的传统企业,我是做窗帘布艺定制服务的,像我们这样的传统行业怎么更好的跟58合作,因为现在我们比较小,怎么让我们更好的通过58连接消费者。
姚劲波:我们刚刚推出了一个品牌叫58到家,这是可以将来上门服务的,现在每天定单数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58到家自营几个品类,包括美甲和搬家和家政,其他品类我们支持合作。窗帘上门服务我们也可以考虑接到58到家的平台里面,我们希望成为O2O里面投资支持创业者最多的平台。
何伊凡:交流产品思想,交易产生价值,我们在上面产生思想,交易的事在下面再谈,感谢几位嘉宾。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